85. Manners maketh man / 觀其行,知其人

爲了「增廣見聞」,醫學生經常要向病人詳細問症,一問就半個小時以上。在教學醫院的病人大概已經被很多同學訪問過,發現了原來這些穿著白袍走來走去的不是真正的醫生,向他們再述病史都未必對自己有幫助,所以我們問症的成功率不高,常常會「食檸檬」。但是,今年到了非教學醫院,情況就不一樣了。可能因爲醫學生的比例少了很多,所以他們很願意說自己的故事。

對醫學生來説,問症其實有一套公式,有些看似無關痛癢的問題,原來能幫助我們剔除某些病因的可能性;但有些病人覺得十分重要而侃侃而談的徵狀,卻可能對斷症作用不大。例如有些器官特別容易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我們會問一些與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有關的問題,它們聽來可能與病人本身看病的原因風馬牛不相及,但知道他們有否這些徵狀,卻能幫助我們排列的病人不同診斷的可能性。相反,有些對病人來説最爲困擾的徵狀(如腰背痛),卻不是醫生最擔心的事情,所以除非情況非常嚴重,醫生可能不會多加處理。

如何處理口若懸河的病人也是藝術。見過有些同學可能會直接打斷病人的説話,單刀直入地問重點,問完就收隊離開。這樣問症,可能已經足夠我們匯報病人病情重點予醫生聽,但病人會不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呢?會不會心裏對我們不滿呢?我沒有做過這場對話的另一方,我不知道。

但我會選擇先讓病人自己說,如果他覺得某些徵狀值得他花時間滔滔不絕的說,那至少讓他説出來吧。儘管最後我未必會把它們抄到筆記本上,但他總算覺得自己的擔心有被重視到。如果連不受工作時間所限、有無盡時間問症的醫學生也不願意聽病人說話,又有誰會聽呢?況且,病人向我們述説病史,其實只是我們單方面得益,如果我們連仔細聆聽他們説話的這一點誠意都表現不到出來,他們過後會有被過橋抽板的感覺嗎?

我習慣在完成問症過後,再跟病人閒話家常一兩句,内容不外乎關於他的工作或家庭。我總是覺得,病人並不只是由他的病歷所組成,他也有除了病以外的個人和社交生活。如果我會花一個小時去理解他從出生至今所有的生病記錄,爲什麽我就不能花上幾分鐘聊一些他與「病人」這個標籤無關的事情?我不希望病人覺得我只是想從他的身上、口中索取對我有用的訊息,我希望他也會有一點點得益,例如覺得在冷冰冰的醫院裏至少有多一個人關心他。其實我也不知道病人是否能透過額外的閒聊感覺到這份關心,也有可能他們寧願我儘快問完離開呢。不過我遇過的大部分病人到這最後的部分才會臉見歡容,所以他們感覺應該不會太差吧。

見過一個老婆婆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因人工關節受感染發炎而需住院多天,如常地問完症後我隨口問一句:是子女負擔你的住院費用嗎?才知道她原來有個已經成年但弱智的兒子,這幾個星期因爲要留院,所以要額外奔波找人照顧他的起居飲食。

又有個患免疫系統病的中年女人,在我們看來她的病情並不算太嚴重。一輪問症過後,我爲了結束對話而輕輕問她一句,住院一段時間如何處理工作?怎料她的眼淚隨即簌簌而下,原來她已經因爲住院而被上司辭退,這個病令她最痛苦的不是它的徵狀,而是伴其而來的失業和經濟壓力。在醫學的角度上,可能我們會認爲她的情況正在好轉,但對她來説,可能出院才是苦難的開始。

這些醫學生看來的小事,都是病人的大事,就算我們幫不到多少,我想如果我們至少有嘗試瞭解,對他們來説也是一個有禮、有「manner」的表現。有時候看臉書上醫療事故的新聞,回應欄中不乏其他網民對公立醫院的投訴,當中許多並不是真的與他所受的治療有關,反而更多是不滿醫護人員的態度和語氣。這時我就會覺得,可能很多「醫護認爲不是醫療失誤,但病人偏要找麥美娟投訴到蘋果日報」的新聞,未必需要弄到上報或打官司吧,可能禮貌和態度,可以淋熄病人或家屬當刻的怒火。

我一直都很重視自己對病人的態度是否適合,但這不是我所有同學所關注的重點。可能跟他們相比,我的書料不夠,經常都給醫生問得啞口無言,但至少我在對待病人這一方面無愧於心。雖然要做好manners,要花多一點的時間,但我的行爲就反映出我的爲人啊。書可以回家再讀,但我們跟病人往往就只是在病房一下的擦身而過,如果留下了壞的第一印象,就沒法再修補,更可能會令下一個嘗試問症的醫學生也因此被拒絕呢(我們成爲「clerk爆case」)。

「Manners maketh man」這句曾在電影《皇家特工》出現,其中文字幕譯成「觀其行,知其人」。我相信不只是英國的紳士,作爲醫學生,在病人面前行爲舉止也能反應我們的人格。這個月開始有新一班醫學生開始踏足病房,願我們共勉之。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