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札記2】瀑布灣-南朗山:一次過滿足兩個願望

又想拍照,又想行山,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方法就是把兩個行程結合成一條路線。因此這條路徑不算是純行山,應該八成時間都是在市區行馬路吧。末段的南朗山其實為海洋公園後山,上山途中還可以聽到遊客完過山車時的尖叫聲,十分有趣。近山頂位置有直升機台,可以360度俯瞰深淺水灣及海洋公園的風景。日暮西山時可以遠眺深灣,沿途景色優美,難度不高,拍下來的照片應該可以post上網「呃like」的 😛

起點:瀑布灣(近華富邨)
170/970/40/94A/42/4X/43M/41A/40M/A10/73/42C 巴士(華清樓下車)沿瀑布灣路下走至瀑布灣公園,一直往右走下樓梯,跨過欄桿即達瀑布灣。

瀑布灣向黃竹坑方向的馬路非常易行,既平坦又安全,只要沿著行人路向前走一定不會走錯路。途中經過「魚類統營處」,恕我孤陋寡聞,其實一直只在巴士上飛馳經過,沒有踏足過,今次算是瞭解「香港曾是一個小漁村」的意義了。突發奇想,如果政府把其發展成類似東京築地市場的遊客景點可以嗎?言歸正傳,走到近鴨脷洲大橋時記得轉左告別海提,沿香葉道的引水道前走至南朗山道。在南朗山道熟食市場轉右走馬路上山,途徑新加坡國際學校和加拿大國際學校,到達山徑入口。

山徑先是石屎樓梯,一口氣走上去就能完成整座山三分之二的高度了!至涼亭後轉右則為平坦得多的山路,經過石墳後到達直升機台,下圖的深水灣景色就是在這裡拍的 🙂 再信步上山頂有一發電站。手機地圖標示還有小徑下海洋公園的閘口,但是路徑入口已經雜草叢生,上網查證後發現該是海洋公園為防止遊客從後山潛入樂園,刻意不打理山徑,我們若非專業人士,就不要冒著犯法和滾下山的危險開路了。原路走回南朗山路,左手邊會經過幾條樓梯,都可以下走直達深灣,即是我們的終點了。如果口渴的話可以到總站旁的超級市場買點飲料才乘巴士離開 😀

終點:深灣道公共交通總站
• 72A/48/75/973P/97A 巴士(到銅鑼灣、中環、尖沙嘴等市區)
• 29/59/59A 小巴(到鴨脷洲/堅尼地城地鐵站)

全長:10.4公里(用GPS計算,可能有誤)

所需時間:
• 淨走動時間:1小時50分鐘
• 全程連拍照時間:4小時

更多資料:
• http://skpoon.blogspot.hk/2015/04/2015-04-12.html
• http://www.oasistrek.com/brick_hill.php

路線圖:

 

53. 向想子女讀醫的家長潑下冷水

在不同渠道認識好些家長,喜歡叫自己的子女和醫學生談談天,好了解如何才考得進醫學院。

我自己對這些飯約不以為然,始終都中學生了,如果連人生方向這些大事都要家長出面安排,那我去做甚麼也幫不了學生多少。但有時情況是,子女根本另有打算,但礙於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唯有不打破她們的美夢。這時我就會集中說我們的考試多殘酷、上課時間多密集,希望家長認真為子女的興趣著想,就別逼他們「考慮」他們不想讀的科目了。

那麼,在為了作一個informed choice的角度而言,醫學生的生活和普通大學生的生活有甚麼分別呢?

一般大學生的上課時間可以自己安排,喜歡晚睡晚起的就不要reg早上的課,或者reg可以走的課(戴頭盔:絕無教壞人的用意),但醫學生就不能了。自一年級起,我們就得適應早上的八半堂,在同濟都睡眼惺忪之際,聽著教授天花亂墜地說著他們覺得像常識的艱深理論,筆下或鍵盤上飛快地打著他們說的每一隻字,但實際說了甚麼卻消化不來了。升上大學後,睡覺時間逐步推遲;但上學時間卻一樣的早,倒是考驗大家自制能力的難關啊──你可能會說,大學生不是不走堂嘛?但每天早上演講廳都是密密麻麻的滿了人(某些課題除外),令大家都在朋輩壓力之下繼續做乖學生。

其他科的大學生擔心的是group project與free riders一組,聽見我們基本上沒有功課要交,也不用擔心爛grade、GPA太差的問題,會覺得我們少一點要煩心的東西吧。可是可能讀醫的同學都對自己要求特別高,我們會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清lecture」:就是說上完課後一定要儘快溫一次,若非,以每天一課的進度,很容易就會「未清」的lectures堆積如山,令人抓狂。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每天一空閒下來就會產生極大的罪咎感,一邊懊悔自己又浪費了一次清lecture的機會,一邊心想還要繼續這種沒完沒了的追逐多久呢。後來才發現,這種為自己花了時間玩樂而愧疚的心情不是我一人獨有,為了讀書而已,何必呢?

考試也是大家關心的重點事項吧!經過文憑試的洗禮,如果你希望上大學後再不要受這樣的煎熬,那我可以保證你,醫科的讀書生涯沒有最chur,只有更chur。中學時幾堂課教完的一課生物課題,我們用兩張投影片就說完了。將它乘以每堂四十多五十頁投影片講義,再乘以共一百堂lectures,這大概就是一年級首學期醫學生要讀的基本內容吧。And it only gets better──有別於其他科目考完就可以燒掉課本,我們考的知識都是每年累積上去的(當然這是理所當然的)。你打定如意算盤把今年教的一切都背得滾瓜爛熟都好,考試時一個乘你不防,考你去年學的百幾種藥裡其中一隻的副作用,已經夠你大歎考試還是看彩數的多了。曾經聽過一位師兄說,讀醫就像重覆每年再考一次公開試,我非常同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敢寫包單我這幾年讀得比以往十八年人生都努力得多。

文章主題是discourage大家讀醫科的,始終如果這不是你(或你孩子)的興趣所在,如果你不願把人生最美的年華都奉獻予圖書館和寒窗之下,如果你只是應付文憑試已經疲於奔命不願再重覆一次無日無天的密集式溫習;那我奉勸你再三思量,勉強無幸福,更或況你賭上的是六年光陰甚至餘生的工作。但如果你屬意踏上這條路途而且能說服自己一切都值得的話,我肯定你會在病房裡、自修室裡、與同學的交流裡找到滿足感──可能是病人窩心的舉動,可能是終於解開一直困擾良久的學術難題的豁然開朗,可能是終於親眼看見一個罕見病例的激動。這些都是醫科獨有的,而那種喜悅抵得上你一切的犧牲。

圖片來源無從稽考。這句語錄令我有點共鳴──當年選醫科,都有點不選這科就沒有其他選擇的感覺,哈哈。當然現在看來,當年的選擇我一直都沒有後悔過。

【行山札記】小西灣-龍躍徑-大浪灣:連不喜歡行山的朋友都會愛上的行山路段

連不喜歡行山的朋友都會愛上的行山路段!這是一段在石屎森林難得找到的清泉,除了靠近市區,交通方便,上下山也不算陡峭,可以慢慢邊走邊欣賞山下海灣的景色。中間路段山路平坦,景色開揚,一下子豁然開朗,差點以為自己身處新界呢 🙂

起點:小西灣海濱公園-龍躍徑入口

  • 62A小巴(杏花村公共運輸交匯處-藍灣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車程約10分鐘),沿小西灣道向東走即到起點。
  • 61小巴(旺角快富街-藍灣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同上。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找到龍躍徑的入口,初次行山的朋友也可以輕鬆沿著指示牌走到龍躍公園,全程都是水泥路,就像逛街一樣容易 🙂 龍躍公園是龍躍徑的終點,之後可以轉上砵甸乍山郊遊徑,入口有明顯的指示牌和地圖。(如果你看那幅地圖:我們先走一段紅色星星標示的郊遊徑,至第二個涼亭轉至山徑到大浪灣。)一直走到分岔路,如果有氣力的可以在上砵甸乍山頂;如果想悠閒一點,就可開始下坡的道路。沿途有不遜色於龍的「影相位」,如果天氣晴朗的話可以遠眺石澳的景色喔!看到「大浪亭」就代表我們的旅程已經到達尾聲,再前走就應該可以看見滑浪者聚集的大浪灣和受保護的大浪灣石刻。如果天氣適合,可以在終點燒烤或玩水。所以這也算是條適合一家大小共聚天倫的輕鬆小徑 😀

終點:大浪灣
可乘紅van到筲箕灣地鐵站。

全長:2.7公里(用GPS計算可能有誤)
所需時間:
  • 淨走動時間:1小時
  • 全程連休息、拍照時間:2小時

路線圖:
captura-de-pantalla-2016-12-06-a-las-9-16-48-pm

更多資料:http://www.hike.hk/load.jsp?route=bwb&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