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HKU GE – General Education Uni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邀請我當【從死看生】的學生主持。下星期三晚,香港大學
分類: 私事
hku hall culture
男朋友贏波,開心😆😬
(順便介紹下hku hall culture😂)

76. 一個私人補習老師的自白
中學畢業以來,透過幫中小學生私人補習賺取了大部分生活費,我大概是香港蓬勃補習文化的既得利益者之一。但我對這個風氣的感覺並不全然正面。
我自己較喜歡補小學生,既沒有公開試的壓力,補習內容也是我不需備課也能應付到的。但諷刺地,我也同樣覺得他們其實不需要私人補習,在學校專心上課也夠了,不像文憑試考生,需要一點考試技巧的提醒。
所以,我為每位小學生補習的目的都是希望他們最終不需再依賴「補習姐姐」。這樣自斷財路,大概就是經濟學家判別為不理性的人才會做的決定。不管如何,這樣的目標算是對自己良心的一點堅持罷。
可是實行上來卻很難。家長都希望子女補習完進步神速,有形可見的進步只能從成績表上的數字反映,但學習動機、心態和技巧卻不能量化。與其慢慢引導學生如何歸納課文和講義,變成自己的筆記,在家長眼中,倒不如由我直接幫他整理重點,確保不會出錯。與其花上半小時分享如何訂立溫習時間表,家長寧願我多來幾次直接幫他溫習。
補過不少學生,會容忍我離題萬丈教學習技巧的家長寥寥可數,除非他們本身與我相熟並信任我。對著其餘的學生,我大部分時間只是邊托腮,邊即時核對學生做補充練習的答案。
我經常想,其實家長只是花錢聘請「陪讀」,稱補習姐姐為「老師」其實名不符實。理性想,對我來說這反而更好,就算途中打個瞌睡也不打緊,反正我只要待他完成練習再講解就好。但良心總覺得我的服務不值我收取的價錢,雖然在同儕間我收的學費也不算高。
我做的事,家長自己肯定也能督促子女做,甚至小孩自己也可以啊——我初小時媽媽會幫我溫默書,後來她覺得太無聊,就叫我自己用卡式帶錄音機自己讀詞語給自己聽。詞語填充也是,自己出題目,再跟雙生姊妹交換做。可惜的是,叫補習學生在課堂後自己溫習,那或許在家長眼中是違背了請老師的原意。
做私人補習幾年,有一點道德爭扎,做學生反而更容易。當年我堅持不去補習,原因是我不想因自己家有餘錢,就能受惠於補習而得來不公平的優勢。現在看來當然這個堅持是愚蠢的,就算我不去補習,我的家境本身已經給予了我更多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例如讀得起我的母校)。
現在大概我已經成了不公制度的一份子甚至是助長者了,不過自從明白了私補老師根本做不了甚麼之後,我的良心反而又該死地好過了一點。
後記:突然有感而發,因爲最近考試季節,補習學生瘋狂加堂,看得出學生又不情願,我又忙得喘不過氣來。之前明明説過不補習了,但家長要求下我還是太軟心腸了。^^"
圖片來源:pixabay

經濟學、會計和金融
對著經濟學、會計和金融概念,我大概就像年初在吳哥窟邊看著書本、邊按圖索驥解讀壁畫一樣迷惘。
最近遇上了學習路途上的低潮。當時選擇停學一年讀公共衛生,完全出於興趣,一部分希望自己評論醫療政策能更全面、有學術理論支撐,一部分想用難得的機會學習以往從未接觸過的知識。
在公共衛生碩士的第一個學期,所學的只是基本的社會議題和統計學知識,我靠「食老本」還應付得來;但第二學期伊始,迎來了一堆陌生的商業詞彙和理論,有時英文單字查完字典翻譯成中文,都不理解其含意。
經濟學已經先令我如墮雲霧之中。「人有無窮的欲念」這個基本前設已經令我相當不解,這個疑問我中三上第一課經濟堂已經存在,之後一直擱置不理(反正我又不修讀此科)。到現在又要重新說服自己,原來人的貪念無止境(到底我有沒有理解錯)。
會計課更恐怖,身邊同學說我學的只是中四程度的基礎理論,但我望到一堆數字,絲毫沒有平時對追求知識的渴望,只是覺得很難理解,已經擁有幾億收入的公司為何還要追求盈利增長,如果他們把這些錢都投去發展醫療就好了(我的私心~)。
不過有個留學過美國,現在任職科研公司高層的同學說,不感興趣和不同意不要緊,但這些令我頭痛的知識對很多人來說只是常識,我不懂只會令我被騙和不瞭解牟利者的把戲。
好吧,我會努力的了,只是還是很意志消沉呢。

誠邀好書推介
一月最適合寫新年願望(適逢我又旅遊途中,總沒有心情寫大道理或者小知識)——新的一年希望能多讀一點課本以外的書本。曾幾何時我喜歡「看書」多於「讀書」,當時還要瞞著母親,把金庸武俠小說放在電腦鍵盤上,在應該做功課時沉浸在小說世界中,一聽到媽媽的腳步聲就趕忙合上抽屜,一臉認真地扮溫習的樣子。或者拿著書本上厠所,明明已經辦好大事,卻還待在裡面看完一章又一章,欺騙媽媽說我便秘(若干年後她告訴我其實她一直都知道我的把戲)。
到升上大學後,每次拿起課外書都感到內疚,明明有靜下來閱讀的時間,為甚麼不多溫習一會呢?到上年中,在中學師姐的介紹下,我開始嘗試跟隨Emma Watson的讀書清單(可以到Instagram @oursharedshelf看她的介紹),但到後來又因為種種原因而半途而廢。
現在因為看學術論文多了,漸漸由小說轉為喜歡non-fiction。正在看的一本書叫《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覺得非常有趣,大開眼界。誠意介紹各位讀者和我一起閱讀,以後我會寫一下我的讀後感,和大家交流。大家又有甚麼好書推介呢?

照鏡潭
沿途見到好多父母帶同年幼的子女攀上爬落,令我想起以前父親也喜歡駕車載我到郊外遊玩,可惜年少不懂事,愛當書呆子多於遊山玩水,沒有珍惜一家人團圓的時間。到現在已經太遲了,卻每次見到父親疼愛子女的場面,都會又羨慕又感動。
有次在病房外準備考試,有名孩子正被推進手術室。一個男人追著病床,輕拍著小孩的肩膀,跟他說別害怕,你醒來後張開眼就會見到熟悉的家人。病床消失於門外後,男人的笑容瞬間轉為憂心,更問同樣(為考試而)擔心的我,是否知道手術的成功率。我當然不敢回答,也相信他需要的不是實際的答案(他應該已經問過主診醫生多次),只是心理上的安慰。
臨走前我跟男人說,小孩有你這樣的爸爸,真幸福。轉身離開時,我心裡暗地希望這幸福一直存在。雖然我心知這畫面只要有任何一方踏歪一步,就會永遠消失。
Siem Reap

住hall的回憶
有時候會覺得當時住hall沒有機會感受到sports team的熱血是種遺憾,不過轉念一想算了吧,一向缺乏運動細胞的我應該捱不到多久 (我都是專心打辯論吧
)
不過舍堂也帶給我很多「睇波」的回憶,相信毒毒的我如果沒有住hall,應該到現在都未看過一場完整的球賽

雙胞胎姊姊
認識我本人 / 有留意本專頁的人都應該知道,我有個雙胞胎姊姊 一直並排行走的我們,終於出現了先後差別。雖然她還是經常白眼我對商業世界的無知,但無所謂啦,看見她晉身「成功人士」類別,我還是很高興的~
出地鐵閂記住聽清楚有無「嘟」
【出地鐵閂記住聽清楚有無「嘟」,如果唔係有機會被罰$500】
(真人真事但係我屋企人)如果係地鐵出閂,做左拍卡既動作又出到閂門,但之後俾查票員話我逃票,要罰$500。即場帶左我去間房度寫報告,要我即時簽名。
係唔知自己拍卡失敗既情況下,係咪都係我錯呢?地鐵既閂口失靈,俾我拍卡失敗都可以通過turnstile出到去,係咪都仍然可以罰我錢呢?
PS:八達通紀錄係有入閂,無出閂。職員聲稱無收到閂門失靈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