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0. Tamales

Day 50

墨西哥也有糉,與中餐的糉大同小異,叫tamales。他們用香蕉葉包著裡面用粟米做的粉團,粉團裡的餡千奇百趣,可以是鹹的雞肉、豬肉,也可以是辣的辣椒芝士,更可以是甜的水果口味,如菠蘿、粟米(粟米包粟米,好像白飯壽司,哈哈)等。據說tamales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的中美文明(如瑪雅、阿茲特克Aztec等),當時士兵拿他們來當隨身食糧。

墨西哥人通常在節日(如聖誕節)才會自己做糉,因為工序繁複(也很像我們端午節才吃糉子呢);平常則只會在街邊小販檔買來當作早餐或晚餐吃。

相片裡中間是未拆開的tamales,左邊是辣椒芝士口味(my favorite!),右邊是士多啤梨味~

Fiesta

Day 48
鄰居說同事的godson開派對(fiesta),他們看你是外國人,又和主人家有一點點關係,你直接去say個hi去「踩場」沒所謂。

這個城市每個小區都有個公共空間,供住客租用。為了開派對他們可以一舉花掉所有積蓄, if they have any。男孩十二歲生日是大事,因為這代表他們可以第一次領聖體(聽他們說的,抱歉我對天主教教義不熟悉);女孩十五歲生日(quinceañera)是超大事,弄得像婚禮一樣華麗。

設備簡陋不代表招呼不周到,主人家親自煮食物弄甜品,佈置得美侖美奐。配合著拉丁美洲風情的音樂和姍姍來遲的客人(他們在開始時間兩小時後才陸續出現),我很確定自己身處墨西哥,一個屬於fiestas的國家。

 

Day 35.2 Parque de la Amistad

Day 35.2
既然沒人猜那我開估吧
這裡是遠離Tijuana市中心約45分鐘車程的海灘區,毗鄰美國邊境。這裡有個「友誼公園」(Parque de las Amistad),每星期日上午美國會開放禁區,讓分隔兩地的家人可以團聚。
他們大部分是墨西哥家庭,有人在美國找到工作,但為了符合居留條件,不能過境回老家。而在墨西哥的家人也申請不到旅遊簽證到對面探親。也有人在美國境內被遣返回墨西哥,從此和妻兒分隔二地。
從前這道閂是粗糙一點的,雙方還能交換食物、相片,但現在閂門加了許多鐵柱,兩邊只能互相用尾指觸碰對方,代替擁抱。有個母親節,美國政府格外開恩,打開鐵欄讓每對家人擁抱幾分鐘,最後要出動軍人才能把兩人分開。
這道牆很像我去過耶路撒冷的哭牆,同樣是人們對一幅牆壁有著深深的感情,但不同的是這裏滿佈笑聲,大概與墨西哥人的民族性格有關吧!

Day 34. Zonkeys

塗上斑馬紋的驢子是Tijuana特色,整條Revolución大街有幾檔,都是差不多的,只要1美金就讓你拍幾張相。

據說20世紀初只有黑白相片,驢子白雪雪的不夠上鏡,店家就把驢子用染髮劑染成斑馬狀,自此成為此城的標誌。幾年前Tijuana因為毒販相爭仇殺,弄得一片蕭條,還有人聯署說「Save the zonkeys」(Zebra + Donkey = Zonkey)呢!

Day 26.2 巴士眾生相

在墨西哥,獨行女子乘坐的士或類似van仔的合乘車都是很危險的,因為司機有可能暗中聯絡綁匪或劫徒,伺機加害。
所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反而安全,還可以多感受本地文化。例如我坐Tijuana的巴士,就有幾項觀察。
1. 本地人其實很有禮貌,也很樂於助人。男人見到女性(不論年齡),會自動讓座,經常讓我受寵若驚。需知道這城路面不平,坐都坐不穩,更何況站著呢?而且若有人問路,只要在車上大聲一喊,全車的人都會爭著回答,很有人情味。
2. 墨西哥人本性不拘小節又優哉游哉,司機駕駛途中下車買汽水是等閒事,就算一去十五二十分鐘都無乘客面露不耐之色。換在香港?休班時候上個厠所遲三兩分鐘開車,都會給投訴了吧。
3. 這裏有個「貼士文化」,很多人只靠貼士(propina)維生。巴士上有時也有人趁紅燈上車,售賣糖果小吃汽水,或者拿著結他演奏一曲,再收一點小費。也有人自稱來自教會、戒酒戒毒中心,希望乘客捐款。通常他們在巴士走個圈,到綠燈時就會下車,巴士司機也跟他們打招呼,不會留難他們。所以我也會預留一些零錢給他們,管他是否在存心欺騙我呢。

Day 26.1 再談巴士

因為墨西哥巴士的擋風玻璃上只寫有經過的路標,沒有顯示方向,所以乘搭時需要很好的方向感才不會搭回頭車。也需要牢牢記住下車的地點,才不至要在城中數百條街巷間大海撈針,尋找合適巴士的蹤跡。
我第一天去市中心也搭錯過反方向的巴士,滿心歡喜以為終於上到回去的車,才發現旁邊的路越來越陌生顛簸,車上亦越來越少人。但由於電話沒電不能用GPS,我害怕下車更難找到交通工具回去。到最後車子到達荒蕪又四野無人的山頭總站,我才硬著頭皮下車,向旁邊的幾個司機問路,再乘原車回到出發點。最後還借了他們「更亭」裡無上鎖的旱厠一用。當時一個女孩面對一堆中年男性奇怪的目光,其實都幾害怕的@@
不過經過幾個星期後,我才發現當時我的處境很危險,所以大家一個人到異地一定要夠厚面皮發問,若非就耽誤了時間又陷自己於險境當中。

Day 24. 墨西哥紅van

常聽墨西哥的公共交通工具好像非常危險,外地人非要乘uber或的士不可似的。但其實在Tijuana,巴士是一種很方便又便宜的代步工具。
這裡始終是發展中國家,交通配套肯定沒有香港的完善,所以也別奢望你會在這裡找到專門的App告訴你每架巴士的行車路線、時間表。
但只要走到大街,每幾部車就有一架巴士。原來這裡的巴士是colour-coded的,意指行走不同區的巴士,車身分別塗上不同顏色。
巴士的運作類似香港的「紅van」,車窗上寫明巴士線會經過的地標,在街上可以隨便揚手截車,也可以隨時隨地下車(很多時候連說話都不用,直接站起走到門前,司機就會停車了)。就是所謂的「paradas continuas」了。
(明天再續)

Day 21. Chiles Rellenos

墨西哥人熱情好客,今天又做了家常小菜chiles rellenos(filled chillies)給我試吃。
這些青辣椒有我手掌那麼大,一違我對辣椒的印象(燈籠椒是pepper而非chillies吧)。但戰戰兢兢地一口吃下去不太辣,反而甜味居多。
辣椒外圍用蛋白包著,裡面塞滿流心芝士,炸完後上碟,吃前再淋上熱滾滾的紅湯。辣椒、雞蛋、芝士,三者看似水火不容,但混起來在舌尖百感交集,真佩服想出這道菜的廚師!

Day 14. Chilaquiles

Day 14
上篇提過的chilaquiles,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墨西哥人很喜歡甚麼都配tortilla(就像我們甚麼都配飯),就連這道菜本來就是炒tortilla,也都會給你幾片和著吃。
豆茸也是他們的摯愛,吃著吃著我也挺喜歡的。
chilaquiles傳統配蛋吃,蛋炒著(像我那碟)或者煎著(旁邊那碟)都可以。